社会偏见未必不实


  一本中学知识辅助教材,根据国人特定的生活习惯,把人归为社会上层和下层两大类,引发不少批评。连教育部也出来澄清,说这本教材并不在当局所批准的书单里面。
  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应和教育部的澄清都不让人意外,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已经内化了某一套价值观,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平等。
  所以任何把人分类的做法,特别是分出高下的判断,都会让很多人感到被冒犯。
  但不妨换一种方式思考。首先,事实(facts)并非是所谓的价值中立的。当我们看到悬崖,会联想到危险;当我们看到“日本制造”,会对品质放心。同样的,生活习惯所代表的社会现实也是不能否认的。当我们听到一个人讲标准的英语,我们会假设他受过不错的教育,所以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,反之亦然。
  高尔夫球必定是有相当经济条件的家庭,才能够负担的休闲或体育活动。这些阶层的人也能够经常上餐馆吃饭,虽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去小贩中心。
  偏见是日常生活里难以避免的现象,而且并不见得就完全不好。
  英文to discriminate也意味着具备分辨品质好坏的教养和能力,比如认为唐诗是中国文学史最好的诗词创作,就是一种不完全错误的偏见,因为这是基于学问知识所作出的价值判断。
  人们在日常生活需要不断做出判断选择,偏见帮助我们本能地避免错误和危险。
  比如夜晚独自回家,如果等电梯时碰到一个举止异常,一身酒味的男子,我们会选择不跟他一起搭同一部电梯。这个选择固然是偏见,可是它却提炼自社会的生活经验,而且不一定没有用。
  种族偏见、阶级偏见当然不好,因为它用某种集体身份认同,去歧视个别的人。
  但是如果我们承认日常生活的偏见有它的作用,能帮助我们更快地做出选择判断,那关键就在于我们的选择判断是根据什么道德观念。
  这就涉及“语境”(context)的问题。如果我们从口音、穿着、言行举止认定对方属于弱势群体,因而对其展现更多的关怀、耐心和尊重,必要时伸出援手,结果难道不会更好吗?

(原载2018年3月19日《联合早报·交流站》

注:2020年4月中,交流站一篇评论客工宿舍传染冠病疫情的读者投函,表示舆论不应光指责政府防疫不力,且客工的生活习惯或应该对疫情在宿舍暴发负责,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。编辑室收到不少读者反应,谩骂者有之,报警者有之。恰好公司电脑系统显示,有读者浏览了这篇2018年我发表在交流站的旧文,觉得跟当下的争论有一点关系;查了《书斋》资料,发现当时忘了在这里转载,如今补上,也算是对这场争论的小补充。

About yapphenghui 叶鹏飞

Husband of one, father of two 文字匠,腰肌劳损,梅门甩手功 狷者有守,不失其身
此条目发表在News and politics, 新加坡,生活, 新加坡,时事分类目录,贴了, , , , , , 标签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留下评论